Feb 10, 2012

天 與 地 – 香 港 馬 拉 松 2012


天氣預告二月五號 (香港馬拉松) 早上有霧、相對濕度高、溫度15-21°C。比賽當日出門時還下著微雨,心想又濕又熱... 不妙!曾於一月中到日本旅遊滑雪,接連三個星期都缺少跑練,只跑了平常里數六分之一,加上少許感冒,賽前兩天還吃著中藥,信心欠奉,希望可以“捱”得倒完成整個全馬已經心滿意足。

07:15am 微絲細雨已經停下,天色開始放亮,微微稍見薄薄藍天,還感覺少許清風,濕氣消退了不少,似乎起跑前來了點好現像。數以千計跑手魚貫起步,除了起跑時太多跑手擠在一起,步速慢了點之外,10K 輕鬆完成,20K 亦在預計時間內順利跑完,時間比半年前大阪馬拉松還要好,心想有機會破自己全馬錄,暗自叫好。穿越昂船洲大橋、青馬大橋、再過九橋,橋上有微風送爽,跑過長青隧道,完成半馬,感覺蠻好,朝破記錄目標進發。

跑過大約 23/24K,左腳膝蓋有點兒壓力,經過 26K 指示牌時,左腳腳掌開始感到微痛,心裡暗叫不妙,早前的缺少訓練,到現在要付出代價了。步速開始慢下來,雖然持續跑著,但覺已消耗很多能量,據過往經驗,似跑了超過 35K 的感覺,沿途清水及能量飲品補充不斷,也起不了特別作用,完成的信心已大下降,有點勉強下到了 29K,腦裡已浮現下月十一號,為“311”一週年特別舉辦的京都國際馬拉松... 既決定參與,絕對不能帶傷上陣!

10:30am 進入最後難關 - 入西隧,跑了超過三小時,雙腿已酸非常,左腳腳掌更有點難以負荷,進入既跑既行狀態,估不到第一次在香港跑全馬,就... 

滿腦子卻記掛著三十多天後的京都國際馬拉松... 

勉強“捱”過西隧落斜一段,再次要轉為上路段,在昏暗隧道裡忽然想起蔡東豪,一位有十二年毅行者經驗的“超級”毅行者 (超級毅行者需要於 18 小時內完成 100K 路程),他在最近一次參與毅行者賽事,無奈無法完成,遺撼地要“剪帶收場”,真難預計今次自己在香港的第一次。

於雙腿塗上松節油,希望得以繼續餘下路程,面對西隧長命已到了不能再跑的狀態,跟大部份跑手一齊“捱”一齊“行”... 時間一分一秒非常緩慢地過,行過 35K,看來是時候決定怎樣往下走。一直“行”返終點,有意義嗎?還是稍作休息,再慢跑為體育精神完成全程?但心裡還是害怕弄傷雙腿,到底該怎麼做好?不經不覺已“捱”了超過四個鐘,到達西隧出口,站在 36K 指示牌前,剩下最後 6K... 卻深感無奈更感無能為力,還是作出痛苦的決定... 上巴士作罷!估不到在四個多小時內經歷了“天與地”,由開初滿以為可以打破自己全馬記錄,到最後決定放棄。

回家途中聽到電台廣播有關香港馬拉松一則不幸消息,一名二十六歲男跑手於衝線後不支暈倒,送院搶救無效死亡,另兩名跑手...

深感難過,心情掉進深跟當時天色一樣的灰暗...
但似乎放棄是正確的決定,留得健康在,那怕無“馬”跑。 














  

1 comment:

  1. 留得健康在,那怕無“馬”跑

    絕對同意,馬拉松是“長”跑運動!

    ReplyDelete